在线公选课的开设旨在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科学素养。为规范课程管理,保证在线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在线学习对象
全校各专业在籍学生
二、部门职责分工
(一)教务处
1.负责制定在线公选课相关管理制度;
2.负责统计每学期学生在线公选课选修情况,将未按要求选课的学生名单通报相关学院;
3.负责汇总每学期学生在线学习课程成绩,并通报相关学院;
4.负责统计学生在线公选课在线学习学分是否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5.负责协调人文学院及各学院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人文学院
1.负责确定每学期开设在线公选课的课程;
2.负责聘任课程导学教师;
3.负责课程导学教师的培训及日常管理;
4.负责在线公选课课程教学、考核、成绩统计等工作。
(三)二级学院
1.负责指导学生下载手机APP,阅读学习指南,掌握在线学习管理相关规定;
2.负责将人文学院、教务处的统计结果通知到学生,并督促学生按时选课,完成在线学习与考核;
3.负责反馈学生的学习要求及建议。
三、学生在线学习管理
(一)选课
1.选课数量要求
(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学生在校期间,从在线学习课程列表中选10门课程进行网上学习,修满20学分即可,超过的不计入总学分。
(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多门课程在线学习,但每学期选课不得超过3门。
2. 选课时间要求
在线公选课学习平台在教学周开放,学生应在每学期开学第一、二周内完成选课。
(二)学习
1.学生完成选课后,在每学期教学周第18周前完成学习及在线考试。
2.在线学习前,学生需下载手机APP,阅读课程基本信息及学习指南,按照学习指南中考核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师在线教学管理
在线公选课教学采用课程导学责任制,一门课由一名专业教师负责导学及管理。
(一)课程信息管理
课程基本信息包含课程名称、课程编号、所属单位、课程分类等信息。导学教师应对关键字、课程图片、简介视频和课程说明进行补充、完善。
(二)学习指南管理
学习指南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导文件,教师应在充分备课后认真编写课程大纲、学习目标及详细的考核标准。
(三)课程内容管理
1. 管理课程结构
导学教师应在充分备课后,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根据学生的基础及学习能力,确定课程的章节数量及章节名称。
2. 管理学习资源
(1)导学教师在确定课程结构后,采用从资源库、本地库、手动添加引用等多种方式选取课程资源;
(2)对课程资源学习时长及学习周期提出建议;
(3)导学教师应在每个视频资源中在适当的节点插入练习,每个视频插入练习以2-3个为宜。
3. 管理课程考核
(1)在线公选课学习考核以形成性考核为主;
(2)导学教师应合理设计考核标准,包括课程需学习的资源个数、是否启用章节测验和课程考试参与考核,以及课程的及格分。如采用章节测验,则每门课章节测验不多于4次;如采用课程考试,则考试题目总量不应超过30题;
4. 批阅测验及考试试题
(1)课程导学教师应对参加选修学生的测验及考试试题全部进行批阅;
(2)批阅的分数以百分制计;
(3)导学教师可以在批阅的同时对答题情况进行备注。
(四)课程统计管理
1.课程导学教师应每月统计一次学生学习活动,形成简报作为教学月报的内容;
2.每学期第19周对选课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并导出成绩列表存档。
(五)互动交流管理
1.导学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审核,坚守线上教学政治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对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以及与本课程学习无关的言论坚决予以制止并屏蔽;
2.导学教师应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六)完善个人资料
课程导学教师应在个人资料中公布联系方式,方便学生联系。
五、在线教学工作量
在线公选课在线教学工作量参照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课程导学工作量水平,根据教学环节设置具体工作量。
工作内容 | 工作量(课时) |
课程信息管理、学习指南管理 | 1 |
课程内容管理 | 16 |
课程统计管理 | 2 |
互动交流管理 | 5 |
合计 | 24课时 |
教务处
2018年10月16日